顯示具有 看牲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看牲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

桃園景福宮中元普度(2012)

這篇文從農曆七月到現在,想想實在也放太久了,因為看到照片就餘悸猶存,
沒想到拍水燈竟然要冒著生命危險,當時心裡想的是:
如果阿嬤還在,一定會把我駡到臭頭,農曆七月還下水,而且是夜晚摸黑….

各姓水燈車排

舞獅,妹妹說還有電音三太子,但小龜沒看到。
本來並沒有想要拍照,但在橋上看到漂流的水燈,立刻涉水下到南崁溪,四周很黑很黑,
只有農曆十四夜的月光。
下水的只有我一個女生,水不深,但頗急,而且布滿大大小小的溪石很難走,
為了走到溪中央就花了十幾分鐘,拍著拍著竟然大家都走了,只好倉促離開,
可是下得去上不來,只好在溪邊徘徊,走過來又走過去快嚇死了,
這時出現一個看似流浪漢的人,在堤上斜坡伸長了他的手,
又獲救又擔心的感覺一波一波湧來,
他說了一句:還好你遇到我。
感謝老天,我得救了!

水燈

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

桃園景福宮中元普度(2008)


主神為開漳聖王




這位大哥大方要求入鏡, 帥吧!


受到保護的蟠龍柱
門枕石
透雕(亦稱漏雕)
精緻的剪黏藝術
   



歷年來的匾額(最早的是嘉慶年間)
 
廣場的蟠龍噴水池,周圍的鐵欄杆不斷加高,
已不是我小時候的樣子


供桌上亦有精緻的神仙和天兵天將




米食捏塑的看牲












斗燈象徵生生不息,所以燈不可熄滅。
紅紙寫著信徒的姓名,圓型米斗內置油燈、白米、七星劍(或桃木劍)、鏡、秤、涼傘、尺、剪刀等物,
目的在祈福辟邪
 
土地神呈白鬚老者造型,慈祥親切,騎黃虎(在右)
山神呈武將造型,外表威武,騎青獅(在左)
 

中元普度在桃園景福宮是一個很大的節日.

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在中元節時擠在人群中看『看桌』. 看桌是以捏麵米食為材料,
擺在看桌上的供品就稱為『看牲』.通常以雞鴨水禽花果等….為主.
早期做得栩栩如生,相當具有藝術價值,近年則因老師父日漸凋零,年輕人沒有耐心學,故不再慢工出細活,也日漸卡通化.
看桌,顧名思義是用看的,所以,手工很重要,而且以看牲取代殺豬宰羊,是很環保護生的作法,不知各大餐飲學校有否開這堂課,能讓這門藝術延續下去.

農曆七月十五, 是我國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.佛教徒稱之為盂蘭盆節,道教徒則稱為中元節.
而結合目蓮救母的故事,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揚.因此,中元節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日.
盂蘭盆一詞,是梵文的音譯,原意為「救倒懸」,也就是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.
而道教在這一天是地官赦罪日,亦會誦經普度孤魂,因此時日一久,兩者間的界限就日漸模糊,
總之,出發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.

景福宮建於1811﹝嘉慶16﹞年, 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,稱聖王公、陳聖王.兼祀玄壇元帥,兩側配祀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,中央天井兩側的東、西廳奉祀金母娘娘與註生娘娘,廟內各類雕飾精美,保留嘉慶年間的匾額,雖經多次改建,但仍大致保持原貌,故於1985﹝民國74﹞年8月19日公告為第三級古蹟.
景福宮香火鼎盛,位於桃園市中心,周邊環繞重要道路,正門直通火車站,當地人稱為大廟,近兩百年來,一直守護著桃園居民.
若在桃園有人不知大廟的盛名,該人必是偷渡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