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有沒有覺得"桃園"兩字怪怪的?因為原來是新竹縣忠烈祠 |
![]() |
手水舍 |
![]() |
手水舍的木雕 |
![]() |
社務所(神職人員辦公處) |
![]() |
社務所的銅片及木雕 |
![]() |
寧靜的參道及兩旁的石獻燈 |
![]() |
鳥居 |
![]() |
中門的木工有一種簡單的美感 |
![]() |
拜殿 |
![]() |
主殿的檜木欄杆包覆銅片 |
![]() |
主殿 |
![]() |
銅馬 |
![]() |
銅片上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徽章 |
![]() |
蔀(木格狀板牆,用以遮蔽光線之物 ) |
日治時代,日本為達到”皇民化”的目的,因此,在台灣各地興建了許多神社,極盛時期,甚至高達兩百多座,桃園神社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.
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郊的虎頭山麓,興建於1938年(昭和13年),奉祀日照皇大神、能久親王外….,加祀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御神以及明治天皇.
光復後,改為新竹縣忠烈祠,當時桃園隸屬於新竹,直至1950年新竹縣分治,設桃園縣,才改名為”桃園縣忠烈祠”,現供奉鄭成功、劉永福、丘逢甲及抗清、抗日等先烈牌位….
1972年,”中”日斷交,政府發布『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統治紀念遺跡要點』,指示「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」,因此,全台各地的神社在此莫名其妙的法令下,多數被損毀,目前僅餘桃園神社被完整保留.
1985年,桃園忠烈祠因年久失修過於老舊,加上保護古蹟的意識不張,縣府無意維修,傾向於全部拆除重建新的忠烈祠.
後在輿論及文化工作者的強烈反對下,經縣議會的決議,將其完整保存並按原架構重新翻修.
而行政院內政部亦於1994年(民83年2月15日)公告指定桃園縣忠烈祠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.
桃園神社現存建築本殿、拜殿、社務所及手水舍.全殿採用檜木及杉木,利用卡榫結合固定,不施釘子,呈現樸拙的美感.加上四周樹木環繞,清幽雅緻,行人稀少,更添清雅.置身其中,彷彿置身日本.
虎頭山因離市區不遠,因此,許多民眾晨起運動都選擇這兒,等於是桃園市民的後花園,再加上附近的景點有孔廟、經國梅園、明倫三聖宮、虎頭山環保公園…等,是桃園市民休憩的好地方.也歡迎外地遊客有空來走走.
*小龜覺得神社跟忠烈祠屬性完全不同,由神社改名為忠烈祠非常突兀,應回復桃園神社本名,而現供奉之烈士牌位則應由國家統一祭祀.也希望台灣不要再發生因政治因素干擾藝術文化甚至民生….等等問題發生了.
*忠烈祠雖莊嚴肅穆,但因人煙稀少,荒煙蔓草,小黑蚊特多,去參觀時難免深受其擾,需先做好防護措施.前些日子TVBS報導蚊學專家連日清博士(讓台灣在1965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授證,是全球第一個完全根除瘧疾國家)現正致力於小黑蚊的研究,盼望他能早日找到解決的辦法,那就是民眾之福了.
http://www.mofa.gov.tw/webapp/ct.asp?xItem=25597&ctNode=1095&mp=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