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我的阿公是50年代的藥種商和藥劑生,
在當時的時代是有如醫生般可以幫人看診的.
印象中,家裡總是人聲鼎沸(這樣形容不知恰不恰當,但是病人真的很多…)
阿公總是細心問診、用心傾聽、耐心磨藥,用天平小心秤好份量,一包一包的包好,再對病人再三叮嚀,這種視病如親的態度,在現在的醫生真如鳳毛麟角,而他的仁心仁術也在鄰里間傳頌….
阿公是個非常愛物惜物的人,生活也相當規律,
凌晨三點多就起牀運動,然後再到廟裡拜拜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.閒時就寫書法、吟詩....
在當時的時代是有如醫生般可以幫人看診的.
印象中,家裡總是人聲鼎沸(這樣形容不知恰不恰當,但是病人真的很多…)
阿公總是細心問診、用心傾聽、耐心磨藥,用天平小心秤好份量,一包一包的包好,再對病人再三叮嚀,這種視病如親的態度,在現在的醫生真如鳳毛麟角,而他的仁心仁術也在鄰里間傳頌….
阿公是個非常愛物惜物的人,生活也相當規律,
凌晨三點多就起牀運動,然後再到廟裡拜拜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.閒時就寫書法、吟詩....
我想,這也是他能活到九十九歲的原因吧!
這些照片裡的東西是阿公看診時的家私,
在別人的眼中可能是廢物一堆,但在我的心中卻有如寶物般珍貴.
每回看到這些瓶罐,我就會想到阿公慈祥的笑容和專注的生活態度.
阿公,你是我的榜樣,也是我一生要學習的目標!
這些照片裡的東西是阿公看診時的家私,
在別人的眼中可能是廢物一堆,但在我的心中卻有如寶物般珍貴.
每回看到這些瓶罐,我就會想到阿公慈祥的笑容和專注的生活態度.
阿公,你是我的榜樣,也是我一生要學習的目標!